科技文章 科技新潮 Sony Xperia 1 V 小編分享 手機評測

大平反! Sony 真的只剩下情懷?Xperia 1 V 詳細評測

機緣巧合之下,小編跟朋友借到了一部 Sony Xperia 1 V 那當然要寫一篇評測文啦,雖然其實 Sony 手機小編並非沒有玩過,不過原來除了寫過一篇評測外,還真的沒有分享過其他 Sony 手機。今次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 Xperia 還是當時的樣子吧?

機緣巧合之下,小編跟朋友借到了一部 Sony Xperia 1 V 那當然要寫一篇評測文啦,雖然其實 Sony 手機小編並非沒有玩過,Xperia XZs、Xperia XZ2 Premium、Xperia 1、Xperia 5 IV 皆有上過手,不過原來除了 XZ2 Premium 寫過一篇評測外,還真的沒有分享過其他 Sony 手機的評測。

記得小編還有讀初中時,很多同學都是使用 iPhone、三星等等,唯獨有一位同學,很記得當時他換了一部 Xperia Z5 Premium。當時對小編來說,Xperia 是一個非常尊貴的手機,要知道當年三星也只是出 Edge,那夠 Sony 直接出一部叫「Premium」的手機厲害!那些年 23MP 的鏡頭、4K 的螢幕的確令小編非常羨慕,甚至覺得它是當年手機的天花板!不過近年,Xperia 開始經常被人認為沒落了,甚至是成為了小眾。

Xperia 1 V VS Xperia Z5 Premium
Xperia 1 V VS Xperia Z5 Premium

那麼在我眼中,Xperia 1 V 還是當年我眼中的那個 Xperia 嗎?完文後在總結再跟大家分享。

市場上繼續唯一 4K 手機!Xperia 1 V 外觀、螢幕詳細看

全新環保手機包裝盒

拿到手機第一時間看到的是 Sony Xperia 1 V 包裝盒,今代新包裝可說是簡約了很多,基本上就只有手機,連數據線也沒有,所以用家就要自備數據線和充電器了。

手機包裝今代也大改設計,改用回收物料
手機包裝今代也大改設計,改用回收物料
配件也相當少,只有本體和說明書
配件也相當少,只有本體和說明書

先說回手機本體,今代 1 V 的造型與歷代的 Xperia 1 一樣,雖然常人眼中這個外觀五年來「一成不變」,不過想回在 2018 年改了 Ambient Flow 設計所引起的爭議,果然最佳的改變就是沒有改變。不過相比上代,手機背面的強化玻璃採用了磨砂表面,採用了康寧大猩猩玻璃 Victus,表面上有很多菱形來增加摩擦力,相對一般採用順滑的磨砂設計,新機更能增強用家日常使用的手握穩固度。此外,手機邊框也增加了橫條的紋理,能讓用家更好地手握好手機。

非常標誌性的新一代 Xperia 設計
背面充滿了菱形來增加摩擦力
側面加入了橫條增加手握感

祖傳 4K 真.全面屏

正面手機使用了 6.5 吋 21:9 4K OLED 直面螢幕,仍然是現時唯一的 4K 手機。面板更採用了大猩猩玻璃 Victus 2 來加強保護性,支援 120Hz 刷新率以及 240Hz 觸控採樣率。今代繼續配備 Sony 自家的 X1 for Mobile 圖像處理技術以及採用了自家的 CineAlta 原創模式,滿足到不論是想得到更鮮艷色彩或是得到最原始色彩的用家。Sony 也是現時少數不使用異形屏的廠商,前置鏡頭外設在螢幕外,可以確保用家體驗到完整的畫面,非常抵讚。

正面 6.5 吋 21:9 螢幕
正面 6.5 吋 21:9 螢幕
自拍鏡頭外置於螢幕,不會阻擋螢幕內容
自拍鏡頭外置於螢幕,不會阻擋螢幕內容

唯一音樂動態震動系統

以外,Sony 也是少數真的把立體雙喇叭放置在手機正面的廠商,實測後 Xperia 1 V 的聲音表現的確比 S23 Ultra 在高中低音都更有動態,而想不到在 Xperia XZ2 加入的動態震動系統也繼續長存在新機上,在播放音樂時能自動提供到震動的反饋,起碼善用了手機這麼強勁的摩打吧。

連底喇叭也是設於正面
底喇叭也是設於正面
由 Xperia XZ2 加入的動態震動系統也保留在新機上
由 Xperia XZ2 加入的動態震動系統也保留在新機上

獨家 IP65/68 雙防水認證 + 手拆式 SIM 卡槽

最後不得不說 Sony 是一直以來唯一堅持使用手拆式 SIM 卡槽設計,無需額外的卡針就能打開卡槽。手機使用的是三選二卡槽,可以配備 1TB SD 卡,還支持 eSIM,所以旗艦機雙 SIM 卡 + SD 卡真的不是夢。此外,Xperia 1 V 也是現時市場同時唯一支援 IP65/IP68 雙防水等級的手機,要知道防水等級並非向下兼容,防浸水未必防射水,所以 Xperia 1 V 是唯一一部真正防水滿分的旗艦手機。

SONY 是現時唯一不同使用卡針就可以打開卡槽
Sony 是現時唯一不同使用卡針就可以打開卡槽
手機使用三選二卡槽,是少數支持 SD 卡的手機
手機使用三選二卡槽,是少數支持 SD 卡的手機

跑分超越機皇!Sony Xperia 1 V 性能超卓表現

Xperia 1 V 作為 Sony 最旗艦的產品,手機採用了 Snapdragon 8 Gen 2 處理器,配備了 12GB RAM,以及 256GB 和 512GB UFS3.1 的 ROM。針對了 Sony 經常為人垢病的散熱問題,今代新機增加了 60% 體積的散熱板。所以理論上今代 Xperia 1 V 的發熱問題應該會有大幅度的改善,那麼實測手機的性能又如何呢?立即看看!

安兔兔跑分

在安兔兔跑分評測中,手機的得分是 1472692 分,其中 CPU 的得分是 373208 分,而 GPU 的得分則是 604284 分。總成績比 Galaxy S23 Ultra 更佳,CPU 只是差了一萬分,而 GPU 成績更突破 60 萬分,所以可以看到今次的 Xperia 終於也再不是性能不足的旗艦機了。

安兔兔跑分
安兔兔跑分
Sony Xperia 1 V三星 Galaxy S23 Ultra
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2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總分147269221463206
CPU373208382334
GPU604284581010
MEM255044234747
UX240156265115
安兔兔跑分

AndroBench 讀寫測試

至於在 AndroBench 讀寫測試中,手機的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是 2001.63MB/s 和 1802.96MB/s;雖然手機只是採用了 UFS3.1 的 ROM,但是隨機讀取和寫入速度也達到 411.1MB/s 和 570.67MB/s,甚至超越不少使用 UFS 4.0 的旗艦手機,代表 Xperia 1 V 在瀏覽圖片或檔案時可以有更快速的體驗,所以可以見到今年 Sony 的表現領先不少。

AndroBench 讀寫速度測試
AndroBench 讀寫速度測試
Sony Xperia 1 VXiaomi 13 Pro
連續讀取2001.63MB/s3559.23MB/s
連續寫入1802.96MB/s2685.97MB/s
隨機讀取411.1MB/s392.52MB/s
隨機寫入570.67MB/s541.22MB/s
AndroBench 讀寫速度測試

PC Mark 電池續航

硬件上手機繼續配備了 5000mAh 電池,並支持 USB-PD 的充電器以及 15W 無線充電。實測使用第三方的 100W USB-PD 充電器可以達到 24.4W 的實時功率。手機在 PC Mark 續航測試中的成績是 13 小時 18 分鐘,相比其他旗艦機的續航短,但是當然也有部分因素是因為手機 4K 螢幕的高功耗導致的,所以用家日常使用也要注意一下。

PC Mark 續航力測試
PC Mark 續航力測試
Sony Xperia 1 V三星 Galaxy S23 Ultra
螢幕分析率CinemaWide 4K (3840 x 1644)WQHD+ (3088 x 1440)
電池容量5000mAh5000mAh
續航時間13 小時 18 分鐘16 小時 39 分鐘
電池利用率每分鐘 6.27mAh每分鐘 5.01mAh

全黑科技相機組合!Sony Xperia 1 V 拍攝評測

相信相機是這部 Xperia 的核心所在。每年 Xperia 旗艦手機均會採用獨家的感光元件,例如當年經典地使用了四代的 IMX400,以及 Xperia 系列重新出發後用了三代的 IMX557,都可以見到 Sony 對自家產品的信心。而今年 Sony 成功在 Xperia 1 V 上量產了使用了雙層電晶體像素技術的全新 Exmor T 感光元件,大大提升了新機的感光能力,加上長焦鏡頭採用了去年首發的「世界初真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再配上擁有 1/2.5″ 感光呎吋的超廣角鏡頭,其實今代相機的規格雖然未必是使用最強勁的規格,但均是獨家了 Sony 作為領先半導體所擁有最獨家的技術。

Sony Xperia 1 V 相機模組

廣角鏡頭:52MP、SONY IMX888、f/1.9 光圈、1/1.35″ 感光呎吋、像素大小 1.12µm、24mm 焦距、四合一大像素、OIS
長焦鏡頭:12MP、SONY IMX650、f/2.3-2.8 光圈、1/3.5″ 感光呎吋、像素大小 1.0µm、85-125mm 焦距、OIS、連續光學變焦
超廣角鏡頭:12MP、SONY IMX563、f/2.2 光圈、1/2.5″ 感光呎吋、像素大小 1.4µm、16mm 焦距

Sony Xperia 1 V 在主鏡頭自家 Exmor T 感光元件 IMX888 的加持之下,拍攝的動態範圍更大,所以手機拍攝比較不會容易出現爆光的情況。此外,手機也是唯有同時三個後置均支持 4K 120fps 拍攝的手機,再配合 Photography Pro 與 Video Pro 應用程式可以實現到進階操作。

Xperia 獨有 Photography Pro

Sony 最標示性的就是專業拍攝,在 Xperia 1 II 上手機首次引入了 Photo Pro 功能,而直接現在 Xperia 也是現時唯一一個能提供如傳統相機的控制面板。其實 Sony 是分開得很清楚的,如果是追求一般所謂「Computing Photography」可以用 BASIC 模式,但如果是想拍攝到如單反相機體驗的話,就可以轉用其他 AUTO、P 程式自動、S 快門速度優先、M 手動曝光等模式。對比起現時就算是主打「拍攝旗艦」或是與相機品牌聯乘的手機,都做不到 Xperia 般可以控制快門速度優先的功能。再配合 Xperia 獨有的快門鍵設計,可見這部手機是真正能用到專業攝影的手機。

Basic Mode 比較接近日常使用的介面
Basic Mode 比較接近日常使用的介面
之後還有 AUTO、P、S、M 四檔專業模式
之後還有 AUTO、P、S、M 四檔專業模式

Xperia 1 V 的專業模式相對其他手機能設定更多功能。在介面中可以選擇連拍、連續對焦、對焦範圍、曝光值、感光值、測光量、閃光燈、創意風格、人臉對焦、夜景和 HDR 等等。

專業版的功能介面
專業模式中可以調用三個鏡頭,內裏可再細分不同的焦段
專業模式中可以調用三個鏡頭,內裏可再細分不同的焦段
用家還可以選擇 臉孔 AF 或是 眼部 AF
用家還可以選擇 臉孔 AF 或是 眼部 AF

Sony 傳統連拍功能

連拍功能是 Xperia 手機一直以來最出名的功能,在今代用家可以選擇 Lo、Hi 和今年新增的 Hi+ 三檔控制輸出的連拍數目,其中 Hi+ 一秒可拍攝 30 幅相、Hi 一秒可拍攝 20 幅,而 Lo 則可拍攝 10 幅相片。而今代繼續有 HDR 連拍功能,最高支援一秒 20 幅 HDR 相片。

SONY 的特色是可以設計連拍,其中 Hi+ 一秒可拍攝 30 幅相、Hi 一秒可拍攝 20 幅,而 Lo 則可拍攝 10 幅
多項連拍是 Sony 的賣點之一

簡簡單單直接示範,先試新推出的連拍 Hi+ 功能,今次拍攝了剪輯了 50 張照片,但由於放上來實在太麻煩了,所以小編就直接放上 GIF 圖了。

Xperia 1 V 連拍 Hi+ 畫面
Xperia 1 V 連拍 Hi+ 畫面

小編就精選了八幅相片,大家可以看看實際效果,如果想看看全幅 50 張相片可以按這裏

可以看到第 5 幅照片中就算是高速也能拍攝下車上的文字
可以看到第 5 幅照片中就算是高速也能拍攝下車上的文字

下一個就是 HDR 連拍,加入 HDR 效果後,可以見到天空雲層的層次也可以保持到。

Xperia 1 V HDR 連拍 Hi 畫面

老樣子精選了七幅相片,大家可以看看實際效果,如果想看看全幅 50 張相片可以按這。可以看到在開啟了 HDR 的情況下,連拍拍攝也非常清晰。

全行唯一專業設定白平衡

對於像小編這樣的拍攝者經常要拍攝手機螢幕,但是手機螢幕通常都是偏藍的,所以導致背景非常容易變黃。解決方法通常只能通過 RAW 調色,或是手動調白平衡來處理。但是普遍手機的白平衡只能控制 K 值,所以成像通常都難以保持亮白。而 Photo Pro 中用家更可以使用所謂的「白卡測試」,只要把手機置於白色的背景下,手機就能自動調整白平衡,非常方便!

對比另外三部手機, Xperia 1 V 的白平衡就算是自動模式的確比另外兩部旗艦手機好,而手動調校外的白色就更加純淨了。

手機的獨家優勢就介紹到這裏,之後就事不宜遲立即看看 Xperia 1 V 三個鏡頭的實拍表現吧!

全新 Exmor T 感光元件廣角主鏡頭

主鏡頭這顆 5200 萬像素的鏡頭實際有效的像素為 4800 萬像素,不過不論是那一個模式下均會輸出為 1200 萬像素、2.24µm 的相片。對比一下今年的旗艦機 iPhone 14 Pro Max 和三星 Galaxy S23 Ultra,S23 Ultra 的味精感覺感覺明顯得多,而 iPhone 14 Pro Max 的色準就比 S23 Ultra 好一點,不過都有不少 HDR 的介入。

放大後可以看到 Xperia 1 V 的清晰度明顯是比 S23 Ultra 和 iPhone 14 Pro Max 高得多,S23 Ultra 甚至可以出現油畫化的情況。

另一組照片,同時是高暗對比比較大的場景,這裏就可以看到 Sony 和三星不同的路線:Sony 偏向還原真實環境,正如背景的光度較多,所以也沒有過多的 HDR;不三星就偏向推高低光,拉低高光,再拉高鮮艷度。不過在三星的調色後,樹木雖然看來很鮮艷,但一跟 Sony 作出對比後立即顯得不太真實。

放大後可以看到雖然整體圖片 S23 Ultra 較明亮,但是 Xperia 1 V 的細緻度仍然高於 iPhone 14 Pro Max 和 Galaxy S23 Ultra。

由這個可以看出 Xperia 1 V 的主要拍攝風格是偏向真實,不會過份地透過 HDR 提亮或調暗相片細節。

在下一個場景,iPhone 和 Ultra 就明顯拉高了天空的飽和度,不過 Ultra 拉得更厲害,連校舍整體也偏藍了。Xperia 的色彩就比較近拍攝環境。

放大圖片後,Xperia 依然保持最佳的畫質,背景的住宅樓宇清晰度比其他兩部手機好。

以下就看看人像表現,Galaxy S23 Ultra 在拍攝人像時明顯看到加深了暗光的位置,如果是說拍攝效果其實真的很有氣氛,但如果是追求真實的話,Xperia 1 V 的色彩其實是最正確的,iPhone 有一點偏淡的色調。

再來放大相片,Xperia 1 V 在自家產品信心十足的人眼對焦輔助下,可以看到 Xperia 就算在佩戴眼鏡後雙眼的細仍然是非常清晰,甚至可以看到眼球反射的畫面,但是相反兩個對方在眼球的細節度就久奉了。

來多最後一組戶外照,先看色調,三幅照片的色調相若,只是 S23 Ultra 更注重暗部。而在人像方面 Ultra 繼續是偏重膚色比較黑和帶點陰影。

放大來看,Xperia 的確比較接近皮膚原色,更稍微自帶一點不做作的柔膚效果。

最後一幅人像照,可以看到 Xperia 1 V 的銳化度不如 iPhone 14 Pro Max 和 Galaxy S23 Ultra 般高。不過在放大後只有 Xperia 可以保持臉部的細節。

全新自帶六個 Alpha 相機級創意風格濾鏡

今時今日不同牌子的手機都標榜擁有不同的相機濾鏡,而 Sony 今次加入的創意風格更主打與 Sony Alpha 相機相同,提供了六個包括 ST 標準、NT 中性、VV 鮮艷、FL 菲林、IN 啞光、SH 柔和六個模式。其中 VV 風格適合於拍攝室內場景,特別是深色的背景,而 SH 風格更偏向日系風格,可以輕輕鬆鬆拍攝出日系照片。

NT 風格,壓低了綠色的鮮艷度
NT 風格,壓低了綠色的鮮艷度
VV 風格,增加深度暖色色調
VV 風格,增加深度暖色色調
FL 風格,增強了天空的對比度
FL 風格,增強了天空的對比度
IN 風格,降低了飽和度達出微霧的效果
IN 風格,降低了飽和度達出微霧的效果
SH 風格,最接近日系拍攝的風格!
SH 風格,最接近日系拍攝的風格!
日系風格立即來了,不用自己調參數了
日系風格立即來了,不用自己調參數了
日系風格立即來了,不用自己調參數了
日系風格立即來了,不用自己調參數了

連續光學變焦長焦鏡頭

Xperia 在 1 IV 引入了全球首個真.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今次 Sony 繼續把相同的相機模組放在 1 V 上,不過注意只有 85mm (3.5X)至 125mm (5.2X)之間的焦段才是真連續光學變焦,如果是 24mm 至 85mm 或是 16mm 至 24mm 也是使用剪裁變焦的。

▲不論是在 85mm、125mm 還是中間的 107mm 焦距相片的質素也沒有下降

▲相比其他旗艦去到了 100X 的變焦,Xperia 就只可以做到 15.6X,也即是 125mm 的三倍,所以模糊程度不算高。

手機也同時支持標準數碼縮放和 AI 超高解析度縮放,所以不論是希望保持相片原味道的數碼變焦還是希望透過 AI 提高素質的用家都能滿足到需求。 在開啟 AI 後在細緻度的確有所提升,

10X 數碼變焦比較(左:標準數碼縮放 右:AI 超高解析度縮放)
放大後 10X 數碼變焦比較,可以看到右圖(AI 超高解析度)在圖中課堂房間的清晰度比左圖(標準)多
放大後 10X 數碼變焦比較,可以看到右圖(AI 超高解析度)在圖中課堂房間的清晰度比左圖(標準)多
15.6X 數碼變焦比較(左:標準數碼縮放 右:AI 超高解析度縮放)
放大後右圖(AI 超高解析度)背景建築物的清晰度也有所提升
放大後右圖(AI 超高解析度)背景建築物的清晰度也有所提升

旗艦級超廣角鏡頭

Sony Xperia 1 V 的超廣角鏡頭與 Galaxy S23 Ultra 上的一樣,不過 Xperia 1 V 的視角就明顯小得多了,只有等效 16mm 的焦距,實際廣角角度就會比其他旗艦低,但是它的成像也沒有出現油畫化的情況。

Sony Xperia 1 V f/2.2 1/50s ISO125
Xperia 1 V f/2.2 1/50s ISO125
Xperia 1 V f/2.2 1/25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25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250s ISO64
Sony Xperia 1 V f/2.2 1/40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40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16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16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160s ISO64
Xperia 1 V f/2.2 1/160s ISO64

不是提亮就是好夜景,Xperia 1 V 夜景表現快看

那麼今代在引入了全新的感光元件又能否提升手機在夜間拍攝的效果呢?立即看看。

在三部旗艦機的夜景照比較,S23 Ultra 會偏向提光,但是同時也容易令相片偏向暖光。而 iPhone 雖然能保持純淨的圖片,但是會過份提高銳利度,所以成像會有點突兀。綜合來說 Xperia 1 V 的拍攝雖然不是最明亮,但是整體的感覺是最自然的。

最後就老樣子,看看手機的其他實拍照吧!

原生 Android 13 介面 + 專業功能 Apps

Xperia 1 V 的介面基本上是使用了 Android 13 的設計,不論是主螢幕還是設定版面都是採用了原生系統,官方也沒有預載過多的應用程式,除了 Google 全家桶後,官方應用程式就只剩下 Photo Pro、Cinema Pro、Video Pro、用來連接 Alpha 相機的外部監視器、遊戲增強器和音樂,非常簡約。

由 Xperia XZ3 流傳下來的側邊操控也有保留,用家可以輕鬆打開應用程式或是用彈窗/分屏來顯示兩個應用程式。

專業「Pro」級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眾「Pro」App,除了我們熟悉拿來拍攝的 Photo Pro 之後,SONY 也配備了更專業的 Video Pro 和 Cinema Pro 讓專業用家進行更專業的錄影工作。

而比較特別的手機也配備了 Music Pro 音頻剪接應用程式,用家可以手機製作包括人聲、結他聲、鋼琴聲在內的調音工作,甚至可以進行錄音室調音,這個功能在其他品牌的手機也沒有相關的軟件提供,可見到 Xperia 1 V 的專業定位。

多功能遊戲增強器

最令小編驚喜的功能就是手機的遊戲增強器,手機的內置遊戲助手可以在主幕中打開,也可以在遊戲中的快捷鍵下拉開啟,除了常見的性能模式外,新機也支援上代 Sony 推出的 Xperia Stream 可以快速為手機散熱和連接實體網線。不過裸機使用用家也可以控制手機的刷新率、觸控反應甚至使用 H.S. 電源控制讓充電器直接供電給處理器而不是電池從而減少發熱。

內置硬件級 YouTube 直播

但是最特別的功能是手機可以透過遊戲增強器或 Video Pro 來進行直播,不論是手遊 YouTuber 還是拍開日常 Vlog 的 YouTuber 也可以非常方便使用旗艦機的硬件來進行直播,Sony 更是少數可以直接使用手機鏡頭直播的廠商,足以證明 Xperia 作為創作者而設的地位。

Sony Xperia 1 V 評測總結

答回文首的問題:Xperia 1 V 還是當年我眼中的那個 Xperia 嗎?答案是 Xperia 一直都在這裏,不論是 Z5 Premium 引入的 4K 螢幕、XZ2 Premium 的動態震動系統還是 XZ3 的側邊操控,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功能 Xperia 都沒有遺漏。至於為何 Xperia 1 V 被人遺忘,相信是在今時今日的這個時代,人們開始喜歡味精味多過原味,喜歡鮮艷的相片多於還原真實的相片。而 Xperia 1 V 正正就是提供最真實,以及為創作者帶來最專業功能的裝置。

在小編上手後, Xperia 不是只有情懷,全新的 Exmor T 感光元件、真.光學變焦鏡頭、4K 螢幕、「極其先進」的 3.5mm 耳機口,每個功能都是 Xperia 1 V 的優勢。所以在小編的角度來看,Xperia 1 V 是現時市面上唯一一部真正由創作者角度出發的一部手機。或許,現時市場少的不是 Sony 的支持者,而是少了一直追求真實、追求專業的一班創造者。

0 comments on “大平反! Sony 真的只剩下情懷?Xperia 1 V 詳細評測

發表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